Profet AI 2025 首場 Crossover Talks 系列 ──「Connecting AI 連接器產業 AI 經驗談」,由連展投控創新顧問詹長霖博士分享,過去帶領連展集團進行數位轉型的寶貴經驗。在數位轉型浪潮下,企業除了應用 AI 工具來發揮數據的最大價值外,建立彈性的企業文化也相當關鍵。那麼在數位轉型過程中,企業會遇到哪些挑戰?又該如何通過企業文化來最大化數位轉型的成效?
詹博士回顧新冠疫情期間,連展集團所面臨的經營挑戰。作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,連展集團旗下擁有多家轉投資企業,且擁有明確的產業佈局。然而,伴隨著疫情的衝擊,集團經營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,這也成為了推動數位轉型的契機。
AI 虛擬量測:數位轉型中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
在當今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時代,愈來愈多人開始依賴生成式 AI 來提升自身的效率與競爭力。無論是使用 AI 更新自己的知識庫,還是透過 AI 了解市場動態及競爭對手,這些技術已成為提升效率和競爭力的關鍵工具。
在研發設計領域,企業當然也能運用機器學習進行大數據分析。過去,許多企業會使用 Minitab 等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數據運算,雖然這些工具在運算數據上非常方便,但隨著客戶對品質要求的提升,這些傳統的統計軟體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企業日益複雜的需求。
因此,善用 AI 技術就變得相當重要。詹博士建議,企業應在研發與製程階段建立 AI 模型,以進行虛擬量測,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的發生。若等到製程檢驗或全數檢驗時才發現檢驗指標落後,此時問題已經發生,損失也無法挽回。當生產線流程卡啟動後,虛擬量測便能即時量測結果和反饋,幫助企業即時調整產線參數,有效預防潛在問題的發生。
連展集團的數位化實踐:「三明治法則」帶動全員參與
隨著數位技術的廣泛應用,從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到各行各業,都深受影響,數據量也迅速增長。詹博士舉例說明,自 2023 年中國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,已有 23 個省級單位相繼成立,並將數位化資產納入資產負債表。這些數據被視為具商業價值的無形資產,如同專利一樣。此舉突顯出數據的重要性,但如何有效活用這些數據,仍然是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。
詹博士直言,在組織管理中,任何新的措施導入都必然會面臨抗拒,AI 的導入也不例外。他建議,企業應該透過激發彈性組織文化來啟動良性循環。他進一步以連展集團舉例說明,有別於一般企業的 Top Down 策略,連展採用「三明治法則」,除了經理級主管,初階人才也需參與數位化專案。這樣的做法讓上層跟下層可以擁有共同的數位化語言,促進協同與合作。
為此,連展每週四早上會舉辦數位轉型的會議,並每季執行數位之星的轉型競賽,每年 10 月更會舉辦最佳典範案例發表會。藉由管理和激勵制度鼓勵員工,並激發他們的潛力,從而最大化數位轉型的效果。詹博士認為,與其讓員工參加數位轉型課程,不如讓他們以實作專案替代上課,並透過公司級的策略來帶動員工共同成長。
企業韌性再升級,AI 工具與文化驅動創新
綜合上述,面對變化多端且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,韌性管理變得愈加重要。若僅依賴 AI 和數位轉型來替代舊有流程或彌補現有體制的不足,最終可能會發現無論如何操作,成效依然不如預期。因此,除了善用創新工具外,企業文化、管理模式以及激勵機制也同樣至關重要。如果只是一昧導入新工具,最終不過是治標不治本,無法根本解決問題。
本次 Crossover Talks 為連接器產業提供一個能相互交流的平台,並藉由詹博士的分享與討論,讓參與者能更了解企業在推動數位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,以及 AI 如何協助企業韌性管理再升級。Profet AI 將持續延續系列活動,為業界帶來更多實際案例與專家洞見,共同探索 AI 為產業升級所帶來的無限可能。